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匯入車道的危險與解決之道:探討拉鍊式匯流的必要性

### **匯入車道的危險與解決之道:探討拉鍊式匯流的必要性**

在日常的交通中,**匯入車道**(或稱合併車道)常常成為許多駕駛者的噩夢。當車道因道路結構設計縮減,匯入車輛被迫與主車道車輛融合時,這些處於劣勢的車輛往往面臨極高的風險。不論是因為空間壓迫、速度差異,還是主車道駕駛者的不合作,匯入車道的處境總是顯得特別「弱勢」。

但更令人關注的是,在現行交通規則下,主車道車輛擁有**路權優先**,這意味著若主車道車輛選擇不禮讓,匯入車輛依然要承擔主要的避讓責任。這樣的制度雖然能讓責任界定更清晰,但卻讓匯入車道車輛處於不公平且高風險的境地。

---

### **合併車道的危險性**

合併車道的危險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面:
1. **空間壓迫**:當車道縮減時,匯入車輛可能被擠壓至牆壁、護欄或與其他車輛併行的危險狀態。
2. **速度壓力**:匯入車輛需要快速調整速度以融入主車道,而主車道車輛通常保持較高速度,進一步放大了風險。
3. **心理壓力**:駕駛者因擔心後方車流而冒險強行併入,極易導致事故。

---

### **主車道的優勢與責任**

主車道車輛因擁有**路權優先**,在合併過程中往往享有較大的自由度。然而,這種優勢也讓主車道駕駛者忽視了對交通安全的合作責任。當主車道駕駛者選擇不禮讓時,匯入車輛的選擇極為有限——它們只能減速、停車,甚至在極端情況下靠牆避免撞擊。

但從長遠來看,主車道車輛不禮讓的行為並不符合交通效率和安全的基本原則。雖然現行法律更多地偏向於保障主車道的路權,但其實**所有駕駛者都有維護交通秩序與安全的義務**。

---

### **拉鍊式匯流:提升效率與安全的解方**

在解決匯入車道風險的議題上,**拉鍊式匯流**(Zipper Merge)被公認為最優的解決方案。這一理念最早來自於德國的交通管理系統,並逐漸在歐洲和美國等地廣泛推廣。其核心原則簡單明確:**主車道與匯入車道車輛以「一車一車交替併入」的方式進行匯流,猶如拉鍊閉合般流暢。**

#### **為什麼需要拉鍊式匯流?**
1. **提升道路利用率**:兩條車道在合併前保持最大化利用,減少因過早併入而造成的堵塞。
2. **降低事故風險**:交替通行能減少車輛爭搶路權的情況,提升駕駛者間的合作意識。
3. **促進駕駛文化**:引導駕駛者遵循更高效、安全的行為模式,而非各自為政。

#### **實現拉鍊式匯流的挑戰**
儘管拉鍊式匯流看似簡單,但在台灣等地的推行仍面臨以下挑戰:
- **駕駛者的觀念轉變**:許多駕駛者認為提早併入是「禮貌」的表現,忽視了交替匯流的效率。
- **缺乏法律保障**:目前交通規則中未明確規範「拉鍊式匯流」的執行方式,導致駕駛者無所適從。
- **基礎設施不足**:合併車道前往往缺乏明確的標誌與提示,讓駕駛者難以做出準確判斷。

---

### **我的結論**

匯入車道的駕駛者承擔著極高的風險,卻往往因路權劣勢而無法獲得應有的保護。主車道雖然因優先權而處於更有利的位置,但這並不代表可以忽視對合併車道的禮讓與合作。

拉鍊式匯流提供了一個平衡的解決方案——它不僅能有效減少事故,還能提升整體交通的效率。然而,這需要從**法律規範、駕駛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三方面共同努力。

讓我們從今天起,以更合作的態度面對匯入車道的駕駛者,因為**安全與效率是所有駕駛者的共同責任**。

---

**標籤**:#交通安全 #拉鍊式匯流 #匯入車道 #道路設計 #駕駛文化

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京華城案之我見

<h2>柯文哲與京華城案:清廉的考驗,信念的堅持</h2>

<p>柯文哲是台灣政壇的一個特例。他的透明公開作風以及對清廉的堅持,使他成為許多人心中的「政治異類」。然而,京華城案對他的清廉形象帶來了嚴峻挑戰。這起案件到底是事實有待查證,還是政治攻擊的延續?對我而言,答案可能遠比表面所見更加複雜。</p>

<hr/>

<h3>透明公開與清廉信念的矛盾?</h3>

<p>柯文哲的政治生涯始終以透明公開為核心。他推動政策時,重視資訊透明,例如在台北市長任內,他建立的政府採購公開系統,讓公眾能輕易追蹤政府預算和計畫執行情況。這樣的作風,使得他捲入貪污圖利案的可能性顯得極低。</p>

<p>然而,京華城案的焦點在於他任內的土地容積率調整政策是否存在圖利行為,以及有無涉及非法金流。這一疑點無疑為透明與清廉的理念帶來挑戰。但根據目前的證據,並未直接指向他本人親自參與任何不法行為。</p>

<hr/>

<h3>京華城案的真正問題</h3>

<ol>
  <li>
    <strong>政策動機是否純粹?</strong>
    <p>容積率的提升可能帶來經濟效益和城市發展,但同時也容易被解讀為利益輸送。如果柯文哲的團隊在執行過程中未能充分說明政策的公共價值,就可能讓人懷疑他的動機。</p>
  </li>
  <li>
    <strong>金流問題如何解釋?</strong>
    <p>京華城案目前的焦點之一是檢方發現異常金流,並與開發商威京集團的高層存在關聯。然而,是否有證據顯示這些金流與柯文哲本人相關?還是僅涉及他下屬或合作對象?這是判斷他是否涉案的核心。</p>
  </li>
  <li>
    <strong>政治攻擊的可能性?</strong>
    <p>柯文哲長期以來處於台灣政壇的對立中心,難免成為多方攻擊的對象。此次事件是否被對手利用來削弱他的清廉形象,這一點也不容忽視。</p>
  </li>
</ol>

<hr/>

<h3>柯文哲的清廉形象是否仍可信?</h3>

<p>基於目前的公開資訊,我認為柯文哲的清廉形象仍有其堅實基礎:</p>

<ul>
  <li><strong>缺乏直接證據:</strong> 截至目前,所有指控均圍繞柯文哲團隊內部的問題,而非其個人行為。這表明,案件的焦點可能更多是團隊管理上的漏洞,而非他本人違法。</li>
  <li><strong>透明作風的一致性:</strong> 柯文哲一直強調政策透明,並不斷將資訊公開化,這與貪腐行為格格不入。如果他真有意涉案,這種公開作風顯然不符合邏輯。</li>
  <li><strong>司法結果未定:</strong> 案件尚在調查中,在最終結果出爐之前,任何對他清廉形象的質疑都可能為時過早。</li>
</ul>

<hr/>

<h3>結論:柯文哲需要支持,但也需要監督</h3>

<p>京華城案是一場考驗,但它更應被視為一次檢驗台灣政治透明度與法治精神的機會。對於柯文哲,我選擇相信他的清廉信念,並希望他的透明作風能經受住這場風暴。然而,支持並不意味著盲從。在司法結果未明之前,我們應該堅持理性,不隨波逐流,等待真相浮出水面。</p>

<p>柯文哲是否清廉?目前的證據尚不足以推翻他的信念和形象,但這場危機也提醒了我們:即使是最堅固的清廉形象,仍需接受嚴格的檢驗。對於一個始終主張透明的人來說,他更應該迎接這樣的挑戰,而不是迴避它。</p>

<p><strong>清廉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行動,我希望柯文哲能夠再次證明,他配得上這個標籤。</strong></p>

又被強迫改密碼以便被洩漏了!ತ⁠_⁠ತ

<h1>密碼安全的迷思:舊規則的頑固與現代策略的反思</h1>

<p>你是否也曾因為網站要求更改密碼而抓狂?這些「安全策略」看似正義凌然,實際卻讓人苦不堪言,甚至連密碼策略的創始者都公開認錯——當初的設計是一場「愚蠢的災難」。這些過時規則到底有何問題?真正的安全措施又是什麼?讓我們徹底解析。</p>

<hr>

<h2>舊有密碼政策的四大荒謬之處</h2>

<h3>1. 密碼複雜度:真正的安全還是錯誤假象?</h3>
<p>那些強制要求大小寫字母、數字和特殊符號的規則,其實只讓用戶選擇如「Password@123」這樣模式化的密碼。對破解工具來說,這種規律性密碼只需數秒即可攻破。複雜度≠安全性,這是一個巨大的誤解。</p>

<h3>2. 頻繁更改密碼:解決問題還是製造麻煩?</h3>
<p>「你的密碼太舊,請更換。」聽到這句話時,是不是想砸鍵盤?這種政策的效果不僅微乎其微,反而導致用戶採用微小變化(如 <code>Password1</code> 變成 <code>Password2</code>),最終不過是換湯不換藥。</p>

<h3>3. 真正威脅被忽視:數據庫洩漏才是根本問題</h3>
<p>許多密碼洩漏事件並非因為密碼本身不夠強,而是平台的數據庫加密不足。即使用戶的密碼設計得再複雜,只要數據庫遭到攻擊,所有努力都將付諸流水。</p>

<h3>4. 連「密碼之父」都不支持的政策</h3>
<p>這些規則的推廣者 Bill Burr 後來坦言,他早期制定的密碼策略並不基於實際數據,而是出於「猜測」,最終導致的結果是用戶煩躁不堪,安全性卻並未顯著提升。</p>

<hr>

<h2>真正的現代安全策略</h2>

<p>與其依賴那些過時的規則,現代密碼策略更注重實際效果與用戶體驗的平衡。以下是一些經證實更有效的方法:</p>

<h3>1. 長密碼短語:簡單卻強大的保護</h3>
<p>與其追求短而複雜的密碼,不如選擇長度超過16字的密碼短語,例如 <code>ILoveReadingBooks2024</code>。這類密碼不僅更難破解,還容易記住。</p>

<h3>2. 多因素驗證:真正的第二道防線</h3>
<p>即使密碼被盜,用戶仍能透過多因素驗證(如手機短信或認證應用)保護帳戶安全。這比任何密碼規則都更可靠。</p>

<h3>3. 減少不必要的密碼更換</h3>
<p>除非有證據顯示密碼已洩露,否則不需要強迫用戶頻繁更改密碼。這是現代網絡安全的重要共識。</p>

<h3>4. 密碼管理器:減輕記憶負擔</h3>
<p>推薦使用密碼管理器(如 1Password 或 LastPass)生成並儲存高強度密碼,讓用戶不再需要記住那些複雜的組合。</p>

<h3>5. 平台責任:加密技術才是核心</h3>
<p>平台應採用現代加密技術(如 Argon2 或 bcrypt)儲存密碼,而非僅僅依賴用戶設置「強密碼」。</p>

<hr>

<h2>結論:舊有策略該進博物館了</h2>

<p>那些繁瑣的密碼規則早該退出歷史舞台。它們帶來的更多是用戶的不便與怒火,而非實際的安全提升。未來的密碼策略應該更關注用戶友好性,並結合多因素驗證與平台技術的升級,才能真正保護我們的數據安全。</p>

<p><strong>與其忙於應付那些自以為是的密碼政策,不如把時間花在選擇一個可靠的密碼管理器上,或推動平台進行真正的安全升級。</strong></p>

2024年8月3日 星期六

台灣加入IPAC:全球政治格局下的戰略意義與未來挑戰

 看到這則新聞消息後,透過 chatGPT 查証了背景與科普,接著她產生了下面這篇文章給我,而我看完後決定分享在這兒。

2024年7月31日 星期三

哈利波特與現實魔法的對比:揭開虛構與真實之間的面紗

 

由於在某些哈利波特的同人作品書評區,總是會出現兩派人馬,一方普及哈利波特只是本童話書,另一方則是小白槓精。對於設定的錯誤、前後不一,小白視而不見,只會用書內的不同設定去堅持他們的認知,例子包括但不限於書內對於「魔力」的詭異定義。
知識普及無用,所以求助 chatGPT 做出以下整理,供魔法初學者參考。對於稍微進階的魔法研究者,這篇基本上應該就沒什麼幫助了吧? 
 ---

哈利波特與現實魔法的對比:揭開虛構與真實之間的面紗

《哈利波特》系列深受全球讀者的喜愛,啟發了許多人對魔法和神秘學的興趣。然而,小說中的許多魔法概念與現實中的神秘學和魔法實踐存在顯著差異。這篇文章旨在揭示這些差異,並警示那些新手魔法學習者避免誤解和潛在的危險。

虛構概念與現實對比

1. 魔杖的絕對依賴(Absolute Dependence on Wands)

哈利波特中的描述:
巫師必須依賴魔杖才能施展魔法。這在系列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首次強調。

現實中的情況:
雖然工具和道具在某些儀式中非常重要,但施法者本身的能量和意圖才是關鍵。許多神秘學組織強調個人能量和精神力的重要性。

危險性: 6

負面影響:
工具依賴:過度依賴工具,忽視自身內在能量和意圖的重要性,可能導致在無法使用工具時施法失敗。

2. 即時施法(Instant Spellcasting)

哈利波特中的描述:
念出咒文即可立即施展魔法,無需準備和儀式。這在系列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多次出現。

現實中的情況:
根據《索羅門王的鑰匙》等典籍,儀式魔法需要嚴格的準備,包括儀式道具、心靈準備和環境淨化。即時施法在現實中幾乎不可能實現。

危險性: 9

負面影響:
缺乏準備:忽視魔法儀式的準備工作,可能導致施法失敗或意外效果,甚至反噬。

3. 無限魔力(Infinite Magical Power)

哈利波特中的描述:
每個巫師的魔力似乎是無限的,只要能念出咒文,就能施放魔法。這在系列第二部《哈利波特與密室》中有所體現,尤其在戰鬥場景中。

現實中的情況:
魔力被視為一種能量,需要通過修行、冥想和訓練來培養和管理。能量的運用有其限制,過度使用可能導致能量耗竭或精神疲憊。

危險性: 8

負面影響:
過度自信:誤以為自己擁有無限魔力,忽視能量管理的重要性,可能導致施法失敗或精力耗盡。

4. 瞬間治癒(Instant Healing)

哈利波特中的描述:
魔法可以立即治癒所有的傷病,這在系列第三部《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逃犯》中,尤其是骨骼生骨靈的使用中有所體現。

現實中的情況:
現實中的治療魔法需要時間和專業知識。《草藥魔法》和《水晶療法》等書籍強調自然治療和逐步康復的重要性。

危險性: 8

負面影響:
忽視醫學:誤以為可以立即治癒所有傷病,忽視現實中的醫學治療,可能延誤病情。

5. 時間旅行的簡單化(Simplified Time Travel)

哈利波特中的描述:
使用時間轉換器等工具可以輕鬆進行時間旅行而不會產生嚴重後果,這在系列第三部《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逃犯》中有描寫。

現實中的情況:
時間旅行充滿了未解之謎和悖論。實際上時間旅行幾乎不可能實現,且充滿了潛在風險。

危險性: 9

負面影響:
時間悖論:忽視時間悖論和時間旅行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錯誤地認為可以隨意操控時間。

6. 咒文的絕對力量(Absolute Power of Spells)

哈利波特中的描述:
咒文本身擁有絕對力量,只要念出來就會產生效果。這在系列各部中均有提及,特別是在《哈利波特與火盃的考驗》中咒語對決的場景中。

現實中的情況:
咒文需要與施法者的意圖和能量相匹配,才能產生效果。僅僅念出咒文並不會自動產生魔法效果。

危險性: 7

負面影響:
低估意圖:低估施法者的意圖和集中力在魔法中的重要性,可能導致施法失敗或效果不如預期。

7. 神奇生物的誇大力量(Exaggerated Power of Magical Creatures)

哈利波特中的描述:
神奇生物擁有超自然的力量和能力,常常無法控制。這在系列第四部《哈利波特與火盃的考驗》中,特別是在三巫鬥法大賽中的神奇生物挑戰中有所體現。

現實中的情況:
實際上,動物和自然界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尊重和理解自然法則。過度依賴或嘗試控制這些生物可能導致危險。

危險性: 5

負面影響:
錯誤期望:對現實中動物和自然界力量的誤解,可能導致冒險行為和安全風險。

8. 幻影移形(Apparition)的簡單化(Simplified Teleportation)

哈利波特中的描述:
幻影移形是一種簡單且安全的瞬間移動方式,這在系列第六部《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的背叛》中有詳細描寫。

現實中的情況:
瞬間移動在現實中尚未被證實,且充滿了複雜的物理和哲學問題。實現類似能力的困難和風險被低估。

危險性: 7

負面影響:
移動風險:低估瞬間移動的複雜性和潛在危險,可能導致意外受傷或空間錯位。

9. 情緒驅動魔法(Emotion-Driven Magic)

哈利波特中的描述:
強烈的情緒如愛或恨可以顯著增強魔法效果,這在系列第七部《哈利波特與死聖》中尤為突出,特別是在終極對決中。

現 實中的情況:
情緒確實在魔法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過度依賴情緒可能導致失控。情緒需要被控制和引導,以確保安全和有效的魔法施展。

危險性: 7

負面影響:
情緒失控:依賴情緒施法可能導致情緒失控,難以穩定和安全地施放魔法,增加意外風險。

10. 默默然(Obscurials)

哈利波特中的描述:
無法控制魔力的巫師會變成危險的默默然,這在《哈利波特》系列的前傳《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中有詳細描述。

現實中的情況:
無法控制魔力可能會導致精神和情緒上的問題,強調學習如何控制和引導能量是每個魔法實踐者的基本要求。

危險性: 5

負面影響:
恐懼增長:誤以為無法控制魔力會導致極端危險,增加對魔法的恐懼和不安,影響學習進步。

11. 分靈體(Horcruxes)和靈魂分割(Soul Splitting)

哈利波特中的描述:
通過分割靈魂可以獲得不死之身,這在《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的背叛》中首次詳細介紹。

現實中的情況:
靈魂是神聖且不可分割的,任何對靈魂的干涉都會帶來嚴重的倫理和精神風險。這在許多靈魂學說和神秘學典籍中有所強調。

危險性: 10

負面影響:
倫理問題:對靈魂和生命倫理的嚴重誤解和不當行為,可能導致精神錯亂和嚴重心理問題。

12. 強力魔法物品(Powerful Magical Artifacts)

哈利波特中的描述:
魔法物品擁有無限的力量,可以輕鬆改變現實,這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中尤為突出。

現實中的情況:
魔法物品在現實中具有象徵意義,並需要正確使用。過度依賴這些物品可能導致不受控的後果。

危險性: 6

負面影響:
誤用風險:過度依賴和誤用魔法物品可能導致不可控的後果,干擾施法者自身的能量控制和意圖設定。

13. 死亡聖器(Deathly Hallows)的神話

哈利波特中的描述:
擁有死亡聖器的人可以征服死亡,這是《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中的核心概念。

現實中的情況:
征服死亡是不可能的,任何追求不死的行為都充滿了倫理和精神風險。現實中的靈魂學說強調接受死亡的自然過程。

危險性: 8

負面影響:
死亡誤解:對死亡和不死的誤解,可能導致追求不切實際的力量,從而進行高風險的魔法實踐。

14. 魔法教育的簡單化(Simplified Magical Education)

哈利波特中的描述:
魔法教育只需要在學校學習幾年就能掌握強大魔法,這在整個系列中貫穿始終。

現實中的情況:
現實中的魔法學習需要長期的訓練和不斷的學習。《魔法概論》和《神秘學教程》等書籍強調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危險性: 6

負面影響:
學習時間:忽視長期訓練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可能導致施法知識和技能不足,增加失敗風險。

結論

《哈利波特》中的許多魔法概念雖然在故事中增加了奇幻色彩,但對現實中的魔法學習者來說,這些誤解可能帶來各種危險和負面影響。通過系統化的教育和實踐指導,幫助新手理解和掌握真實的魔法知識和技能,避免虛構故事中的錯誤觀念帶來的困擾和風險,是非常必要的。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引導那些對魔法感興趣的人走上正確的學習之路。

---

嗯,雖然文章內容很「典型」,有些部份與我所知還是有些差異,但是……反正這只是與童話書做比較,應該已經足夠了。

2024年7月29日 星期一

如何正確保存咖啡豆與咖啡粉:確保咖啡最佳風味的指南

因為家裡有防潮箱,所以一直是習慣把整包咖啡豆一次磨成粉後,分裝成罐並且放在防潮箱裡慢慢喝上幾個月。
剛剛突然想到問 chatGPT 這樣好不好,他給出的建議與我的使用方式完全不相同,所以叫他是做成文章發佈如下。

---

### 如何正確保存咖啡豆與咖啡粉:確保咖啡最佳風味的指南

咖啡是許多人的日常必需品,而正確保存咖啡豆與咖啡粉是保證每一杯咖啡都能擁有最佳風味的關鍵。無論是從好市多購買回家的咖啡豆還是現場磨好的咖啡粉,正確的保存方法都能延長其新鮮度和風味。下面,我們來探討如何有效保存咖啡豆與咖啡粉。

#### 一、咖啡豆的保存

購買整顆咖啡豆是保證咖啡新鮮度的最佳選擇,因為未磨的咖啡豆外殼可以保護內部香氣和風味。以下是保存咖啡豆的一些建議:

1. **未開封的咖啡豆**:
   - **保存時間**:未開封的咖啡豆在防潮箱中可以保存6個月到1年,而不會有太大風味損失。
   - **保存方法**:將未開封的咖啡豆存放在防潮箱中,並放置於避光、溫度穩定的環境中。

2. **開封後的咖啡豆**:
   - **保存時間**:開封後的咖啡豆建議在1到3個月內使用完畢,以確保最佳風味。
   - **保存方法**:開封後的咖啡豆應該放入密封性能良好的容器中,並儲存在防潮箱內,避免接觸空氣和光線。

#### 二、現磨咖啡粉的保存

現磨的咖啡粉雖然香氣四溢,但其保存時間相對較短。以下是保存現磨咖啡粉的建議:

1. **磨好的咖啡粉**:
   - **保存時間**:即使放在防潮箱中,現磨的咖啡粉建議在2週內使用完畢,以確保最佳風味和香氣。
   - **保存方法**:磨好的咖啡粉應儲存在密封性能優良的容器內,並放在防潮箱中,避免接觸空氣、光線和潮濕。

#### 三、結論

總結來說,無論是整顆咖啡豆還是現磨的咖啡粉,正確的保存方法都能幫助您保留咖啡的最佳風味和香氣。

**總結**:
- **整顆咖啡豆**:
  - 未開封的咖啡豆放在防潮箱中可保存6個月到1年。
  - 開封後的咖啡豆放在防潮箱中建議1到3個月內使用完畢。
- **現磨咖啡粉**:
  - 磨好的咖啡粉即使放在防潮箱中,建議在2週內使用完畢。

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助您在每次享用咖啡時,都能體驗到最佳的風味和香氣。正確的保存方法是確保您的咖啡體驗始終如一的關鍵。

------
然後我覺得文章好死板,叫他用他的風格重寫了一篇。

明白了,我會以工藤優作的風格來撰寫這篇文章。

---

### 如何正確保存咖啡豆與咖啡粉:工藤優作的咖啡指南

咖啡,不僅僅是一杯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作為一名偵探小說作家,我工藤優作對細節有著異常敏銳的洞察力,這也包括如何正確保存咖啡豆與咖啡粉,以確保每一杯咖啡都能達到最佳風味。

#### 一、咖啡豆的保存藝術

咖啡豆,這些小小的顆粒,未磨成粉之前,其外殼如同守護著香氣和風味的鎧甲。因此,購買整顆咖啡豆並正確保存,是保證其新鮮度的關鍵。

1. **未開封的咖啡豆**:
   - **保存時間**:如同一本珍藏的偵探小說,未開封的咖啡豆在防潮箱內可以保存**6個月到1年**,而不會有太大風味損失。
   - **保存方法**:將它們存放於避光且溫度穩定的防潮箱中,這樣的環境如同騎士的城堡,保護著它們的美味。

2. **開封後的咖啡豆**:
   - **保存時間**:開封後的咖啡豆建議在**1到3個月**內使用完畢,以確保每一口咖啡都能保持最佳風味,如同一件精心保存的古董,需在其最佳狀態下欣賞。
   - **保存方法**:保持它們的密封狀態,避免接觸空氣和光線,以免風味流失。

#### 二、現磨咖啡粉的保存秘訣

現磨咖啡粉雖然能立即釋放出迷人的香氣,但其保存期限相對較短,需要更加謹慎的保存方式。

1. **磨好的咖啡粉**:
   - **保存時間**:即便放在防潮箱內,建議在**2週內**享用完畢,這樣才能確保其風味和香氣不變。這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推理劇,需要在最佳時間點揭開謎底。
   - **保存方法**:應該儲存在密封性能優良的容器內,避免接觸空氣、光線和潮濕,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持其新鮮度。

#### 三、結論

總而言之,無論是整顆咖啡豆還是現磨咖啡粉,正確的保存方法都是確保咖啡風味的關鍵。購買整顆咖啡豆並按需現磨,是保證咖啡新鮮度的最佳策略。如果需要提前磨粉,則應在2週內使用完畢,並確保密封保存。

**總結**:
- **整顆咖啡豆**:
  - 未開封的咖啡豆放在防潮箱中可保存6個月到1年。
  - 開封後的咖啡豆放在防潮箱中建議1到3個月內使用完畢。
- **現磨咖啡粉**:
  - 磨好的咖啡粉即使放在防潮箱中,建議在2週內使用完畢。

每一杯咖啡都是一次探索之旅,正確的保存方法能確保您在每次享用咖啡時,都能體驗到那令人愉悅的美妙風味。希望這篇指南能為您的咖啡生活增添更多樂趣與品質。

2024年6月20日 星期四

筋膜與超快速反應

前陣子有機會出門,去聽了郭于賢醫師的講座,這才注意到原來已經有對於反應速度超快的合理解釋了,也就是「肌筋膜」的張力傳導。更有趣的是,關於氣感也能與這玩意扯上關係!


我從小就接觸了靜坐、氣功,並在大學時正式學習武術。在過程中,與這次講座相關的疑問有兩個:超越神經理論速度的反應,以及氣功交互作用造成的氣感。


早期學校對於超越神經傳導速度的反應的解釋是,反應經過訓練後在一些緊急情況下,身體的反應可以不經過大腦,直接由肌肉反應或脊椎反射完成動作。但現在知道的肌筋膜張力傳導,才能合理解釋我自身的許多體驗,以及很久之前就看過的頂尖武術家依照亮起燈光擊打拳墊的影片。


而氣感部分,是在大學參加社團時,我由於自身長期練氣功,因此常會示範外氣給其他一般人感受,受試者通常表示整個手進入了像是電場之類的空間。而這部分目前也能以筋膜的感覺解釋囉。


以下是部分講座記錄與查詢資料,很可能有缺漏,之後發現問題再來補充。


### 筋膜與超快速反應:解釋人體超越神經傳導速度的機制


在武術、運動醫學和康復領域,筋膜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視。筋膜是遍布全身的結締組織網絡,提供支持和穩定,並在運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近期研究揭示了筋膜的張力傳導速度遠超神經傳導,這一發現對解釋人體超快速反應具有重要意義。


#### 筋膜的功能與結構


筋膜不僅僅是包裹肌肉的組織,它們有以下主要功能:


- **定型**: 為肌肉和內臟提供結構支持。

- **運送**: 筋膜中的血管和淋巴管有助於運送營養和廢物。

- **動作**: 筋膜允許肌肉滑動,協調運動。

- **感知 (本體感覺)**: 筋膜含有大量感受器,負責感知身體姿勢和運動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916-014-0439-y) [[❞]](https://www.frontiersin.org/research-topics/47888/fascia-as-a-multi-purpose-structure-of-connective-tissue---dysfunction-diagnostics-and-treatment)。


#### 筋膜傳導速度


研究表明,筋膜的張力傳導速度比神經快十倍。這一驚人的速度使得筋膜成為實現快速反應的主要通道,超越了神經傳導的極限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0141-020-00302-3) [[❞]](https://www.frontiersin.org/research-topics/47888/fascia-as-a-multi-purpose-structure-of-connective-tissue---dysfunction-diagnostics-and-treatment)。


- **神經傳導速度**: 約為120米/秒。

- **筋膜張力傳導速度**: 約為1200米/秒。


這意味著,在高級運動或武術中,反應速度的提升主要依賴於筋膜張力的快速傳導,而非僅僅依賴於神經信號。


#### 高級武術中的筋膜應用


在武術和氣功中,筋膜的作用尤為突出。例如,太極拳強調的全身協調和內聚力,主要依靠筋膜的張力傳導。


- **太極拳的周身擰動**: 通過提高筋骨的約束力,利用筋膜張力傳導來實現全身協調和力量傳遞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916-014-0439-y)。

- **氣感與筋膜傳導**: 武術家通過感知和控制氣流(氣感),利用筋膜的快速傳導實現精確動作和即時反應 [[❞]](https://www.frontiersin.org/research-topics/47888/fascia-as-a-multi-purpose-structure-of-connective-tissue---dysfunction-diagnostics-and-treatment)。


#### 筋膜與快速反應的醫學解釋


人體快速反應的機制,可以從筋膜的快速傳導中找到答案。這一發現對於運動醫學和康復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1. **運動表現提升**: 運動員可以通過強化筋膜訓練,提升運動表現和反應速度。

2. **康復治療**: 在康復治療中,針對筋膜的訓練和放鬆可以加速恢復,提高治療效果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916-014-0439-y)。

3. **預防損傷**: 了解筋膜的功能,有助於制定更有效的預防措施,減少運動損傷的風險 [[❞]](https://www.frontiersin.org/research-topics/47888/fascia-as-a-multi-purpose-structure-of-connective-tissue---dysfunction-diagnostics-and-treatment)。


#### 結論


筋膜作為人體運動系統中的關鍵組織,其張力傳導速度遠超神經傳導,解釋了高級武術家和運動員能夠實現超快速反應的機制。這一發現不僅豐富了我們對人體運動機制的理解,也為運動醫學和康復治療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


通過認識和應用筋膜的這一特性,我們可以在提升運動表現、加速康復和預防損傷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如果你有興趣了解更多關於筋膜的知識或應用,歡迎關注,我可能會繼續利用AI來整理這類相關資訊分享。


#### 參考來源


1. Schleip R, et al. "What is 'fascia'? A review of different nomenclatures." *Journal of Bodywork and Movement Therapies*. 2012 Apr;16(2):104-9.

2. Stecco C, et al. "Fascia as a Multi-Purpose Structure of Connective Tissue - Dysfunction, Diagnostics and Treatment." *Frontiers in Medicine*. 2020.

3. Dawidowicz J, et al. "Electron microscopy of human fascia lata: focus on telocytes." *J Cell Mol Med*. 2015;19:2500–6.

4. Shireman PK, et al. "Clinical Relevance of Fascial Tissue and Dysfunctions." *Current Pain and Headache Reports*. 2021.

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

想著讓 AI 幫我自動寫文章並發佈

偷懶成性,因此看到 https://ifttt.com/explore/ifttt-ai 這新服務,就愉快地訂閱了他的 pro+ ,連詳情都懶得看完。

然後才發現,原本設想的 save to pocket → ifttt ai → blog 目前還沒支援……

而且產生的文章也只會變為草稿存在 google docs 裡。

之後再看看吧!

所以這篇文章,仍然是我自己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喔,那隨便說點什麼好了…… 最近迷上玩 aiprm 的 prompt ,用他創建人格,然後倒資料給他看回應。

好吧,的確如 GPT-4的能力不太像是根據條件去「想辦法解決」,而更像是「它早就知道答案是什麼」 這篇文章觀察到的一般,他就是個 LLM 。不過能讓他用特定人格對資料處理後輸出,仍然令我著迷。

也正好之前放置數年的 LARP 本的世界觀,前陣子便拿了這 chatGPT 的表象來當裡設定…… 嗯,除了遠子人格之外,好像還該再創個人格來鞭策我把本寫完。

回到標題,其實昨天想著自動寫 blog 這種事,首先問題還是有的,那就是這兒實際上只是個個人 blog ,只是記著所見所聞,表示自己活過。那麼是該另開一個 blog 用來表示「我曾經存了哪些文章進 pocket 裡頭」嗎?好像是個好主意,畢竟裡頭已經有 98% 的文章都處於存入後未讀的狀態了,若是弄個人格幫我把未讀的文章再節錄個重點什麼的……或是等 pocket 自己出個 ai 來搞定。

然後幾年前想過的,每次玩過的密室與 larp 都寫一篇 blog 的構想,也一直沒開始過,但這其實就適合存在在這個 blog 。 只是沒開始的原因,卻是我想另外建一個專門以 larp 為主題的網站。然後域名買了,就擱置至今沒動工過。

算了,九點了,該睡了。

2023年3月7日 星期二

好久都忘了這個 blog 了,而最近 chatgpt 正瘋狂,還能幫人寫 blog 文章,所以這篇就由他幫寫了。

 標題:忘了寫 blog?如何重拾創作的熱情

標題標籤(70字以內):如何重拾創作的熱情 | 寫 blog | ChatGPT | 創作靈感 | 熱情

描述標籤(160字以內):曾經的 blog 創作者,如今已忘了寫 blog 的感覺嗎?別擔心,讓 ChatGPT 幫你找回創作的熱情,踏上寫作之路吧!從創作靈感到排版技巧,一步步教你重拾寫作的樂趣。

簡介:曾經的我們或許曾經是個勤奮的 blog 寫手,但是時間過去,忙碌的生活和無盡的資訊洪流使我們漸漸遺忘了寫 blog 的感覺。現在,隨著 ChatGPT 應用越來越普及,重拾創作的熱情變得更加容易。本文將帶領大家從創作靈感到排版技巧,一步步教你如何重拾寫作的樂趣。

一、重新尋找創作靈感

  • 回憶過去寫過的 blog 文章,看看是否可以將其擴展或更新。
  • 關注熱門話題,挖掘新鮮的創作靈感。
  • 多閱讀相關的 blog 文章和新聞報導,增加自己的知識面和思路。

二、開始寫作

  • 確定好自己的寫作主題和論點。
  • 開始寫作前,先將思路整理成大綱。
  • 不要被完美主義所困擾,寫出來再慢慢修改。

三、注意排版和格式

  • 使用有助於閱讀的排版和格式。
  • 使用有吸引力的標題和副標題,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文章內容。
  • 插入圖片和影片,豐富文章內容。

四、與讀者互動

  • 回覆讀者的留言和評論。
  • 分享自己的文章到社交媒體,增加曝光率。
  • 和其他 blog 寫手互相交流和分享創作經驗。

結語:寫 blog 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整理自己的思路和增加知識面,還可以讓我

………… 欸?怎麼只寫到這,下面就沒有了???? 真不吉利的感覺……。

嗯,總之經過了 covid-19 的篩選後,雖然是活了下來,但胖了一大圈,需要在解禁後去好好持續運動幾個月,身體變差很多啊!

2021年1月9日 星期六

2021 若有所思

天寒地凍若有所思。

其實明天是有報名國考的,但昨天因為實在太冷,已下定決定今天不去考試。

從而發想。

首先浮現的,仍是如夢魘般的投資大敗。
或許,這讓我重持謙遜,以之戳破並磨碎日漸膨脹的虛幻心態。

一開始的牌,愚者,就是為了這個而踩坑?

近日的天寒,或許也有其意義,例如,避免了今日的考試,能避免陷入某個深泥沼,或者單純躲開某個武漢肺炎的帶原者,

這麼想著的我又抽了牌:今天沒去考試會有什麼結果?

https://images.plurk.com/71qgxbpGSRhe5EikQSLnBx.jpg
 這也太直白……
換個問法:今天該去考試嗎?
https://images.plurk.com/2STtORaeSkuxZiP9npt9S5.jpg 有堅強的意志經得起艱難困苦的考驗明智的選擇下定了決心有決斷力???? 
喵的我又動搖了……
明知道結果,卻仍要去實行過程,真是討厭的事……除非,牌義裡又偷渡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