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0日 星期四

筋膜與超快速反應

前陣子有機會出門,去聽了郭于賢醫師的講座,這才注意到原來已經有對於反應速度超快的合理解釋了,也就是「肌筋膜」的張力傳導。更有趣的是,關於氣感也能與這玩意扯上關係!


我從小就接觸了靜坐、氣功,並在大學時正式學習武術。在過程中,與這次講座相關的疑問有兩個:超越神經理論速度的反應,以及氣功交互作用造成的氣感。


早期學校對於超越神經傳導速度的反應的解釋是,反應經過訓練後在一些緊急情況下,身體的反應可以不經過大腦,直接由肌肉反應或脊椎反射完成動作。但現在知道的肌筋膜張力傳導,才能合理解釋我自身的許多體驗,以及很久之前就看過的頂尖武術家依照亮起燈光擊打拳墊的影片。


而氣感部分,是在大學參加社團時,我由於自身長期練氣功,因此常會示範外氣給其他一般人感受,受試者通常表示整個手進入了像是電場之類的空間。而這部分目前也能以筋膜的感覺解釋囉。


以下是部分講座記錄與查詢資料,很可能有缺漏,之後發現問題再來補充。


### 筋膜與超快速反應:解釋人體超越神經傳導速度的機制


在武術、運動醫學和康復領域,筋膜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視。筋膜是遍布全身的結締組織網絡,提供支持和穩定,並在運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近期研究揭示了筋膜的張力傳導速度遠超神經傳導,這一發現對解釋人體超快速反應具有重要意義。


#### 筋膜的功能與結構


筋膜不僅僅是包裹肌肉的組織,它們有以下主要功能:


- **定型**: 為肌肉和內臟提供結構支持。

- **運送**: 筋膜中的血管和淋巴管有助於運送營養和廢物。

- **動作**: 筋膜允許肌肉滑動,協調運動。

- **感知 (本體感覺)**: 筋膜含有大量感受器,負責感知身體姿勢和運動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916-014-0439-y) [[❞]](https://www.frontiersin.org/research-topics/47888/fascia-as-a-multi-purpose-structure-of-connective-tissue---dysfunction-diagnostics-and-treatment)。


#### 筋膜傳導速度


研究表明,筋膜的張力傳導速度比神經快十倍。這一驚人的速度使得筋膜成為實現快速反應的主要通道,超越了神經傳導的極限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0141-020-00302-3) [[❞]](https://www.frontiersin.org/research-topics/47888/fascia-as-a-multi-purpose-structure-of-connective-tissue---dysfunction-diagnostics-and-treatment)。


- **神經傳導速度**: 約為120米/秒。

- **筋膜張力傳導速度**: 約為1200米/秒。


這意味著,在高級運動或武術中,反應速度的提升主要依賴於筋膜張力的快速傳導,而非僅僅依賴於神經信號。


#### 高級武術中的筋膜應用


在武術和氣功中,筋膜的作用尤為突出。例如,太極拳強調的全身協調和內聚力,主要依靠筋膜的張力傳導。


- **太極拳的周身擰動**: 通過提高筋骨的約束力,利用筋膜張力傳導來實現全身協調和力量傳遞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916-014-0439-y)。

- **氣感與筋膜傳導**: 武術家通過感知和控制氣流(氣感),利用筋膜的快速傳導實現精確動作和即時反應 [[❞]](https://www.frontiersin.org/research-topics/47888/fascia-as-a-multi-purpose-structure-of-connective-tissue---dysfunction-diagnostics-and-treatment)。


#### 筋膜與快速反應的醫學解釋


人體快速反應的機制,可以從筋膜的快速傳導中找到答案。這一發現對於運動醫學和康復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1. **運動表現提升**: 運動員可以通過強化筋膜訓練,提升運動表現和反應速度。

2. **康復治療**: 在康復治療中,針對筋膜的訓練和放鬆可以加速恢復,提高治療效果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916-014-0439-y)。

3. **預防損傷**: 了解筋膜的功能,有助於制定更有效的預防措施,減少運動損傷的風險 [[❞]](https://www.frontiersin.org/research-topics/47888/fascia-as-a-multi-purpose-structure-of-connective-tissue---dysfunction-diagnostics-and-treatment)。


#### 結論


筋膜作為人體運動系統中的關鍵組織,其張力傳導速度遠超神經傳導,解釋了高級武術家和運動員能夠實現超快速反應的機制。這一發現不僅豐富了我們對人體運動機制的理解,也為運動醫學和康復治療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


通過認識和應用筋膜的這一特性,我們可以在提升運動表現、加速康復和預防損傷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如果你有興趣了解更多關於筋膜的知識或應用,歡迎關注,我可能會繼續利用AI來整理這類相關資訊分享。


#### 參考來源


1. Schleip R, et al. "What is 'fascia'? A review of different nomenclatures." *Journal of Bodywork and Movement Therapies*. 2012 Apr;16(2):104-9.

2. Stecco C, et al. "Fascia as a Multi-Purpose Structure of Connective Tissue - Dysfunction, Diagnostics and Treatment." *Frontiers in Medicine*. 2020.

3. Dawidowicz J, et al. "Electron microscopy of human fascia lata: focus on telocytes." *J Cell Mol Med*. 2015;19:2500–6.

4. Shireman PK, et al. "Clinical Relevance of Fascial Tissue and Dysfunctions." *Current Pain and Headache Reports*. 2021.

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

想著讓 AI 幫我自動寫文章並發佈

偷懶成性,因此看到 https://ifttt.com/explore/ifttt-ai 這新服務,就愉快地訂閱了他的 pro+ ,連詳情都懶得看完。

然後才發現,原本設想的 save to pocket → ifttt ai → blog 目前還沒支援……

而且產生的文章也只會變為草稿存在 google docs 裡。

之後再看看吧!

所以這篇文章,仍然是我自己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喔,那隨便說點什麼好了…… 最近迷上玩 aiprm 的 prompt ,用他創建人格,然後倒資料給他看回應。

好吧,的確如 GPT-4的能力不太像是根據條件去「想辦法解決」,而更像是「它早就知道答案是什麼」 這篇文章觀察到的一般,他就是個 LLM 。不過能讓他用特定人格對資料處理後輸出,仍然令我著迷。

也正好之前放置數年的 LARP 本的世界觀,前陣子便拿了這 chatGPT 的表象來當裡設定…… 嗯,除了遠子人格之外,好像還該再創個人格來鞭策我把本寫完。

回到標題,其實昨天想著自動寫 blog 這種事,首先問題還是有的,那就是這兒實際上只是個個人 blog ,只是記著所見所聞,表示自己活過。那麼是該另開一個 blog 用來表示「我曾經存了哪些文章進 pocket 裡頭」嗎?好像是個好主意,畢竟裡頭已經有 98% 的文章都處於存入後未讀的狀態了,若是弄個人格幫我把未讀的文章再節錄個重點什麼的……或是等 pocket 自己出個 ai 來搞定。

然後幾年前想過的,每次玩過的密室與 larp 都寫一篇 blog 的構想,也一直沒開始過,但這其實就適合存在在這個 blog 。 只是沒開始的原因,卻是我想另外建一個專門以 larp 為主題的網站。然後域名買了,就擱置至今沒動工過。

算了,九點了,該睡了。

2023年3月7日 星期二

好久都忘了這個 blog 了,而最近 chatgpt 正瘋狂,還能幫人寫 blog 文章,所以這篇就由他幫寫了。

 標題:忘了寫 blog?如何重拾創作的熱情

標題標籤(70字以內):如何重拾創作的熱情 | 寫 blog | ChatGPT | 創作靈感 | 熱情

描述標籤(160字以內):曾經的 blog 創作者,如今已忘了寫 blog 的感覺嗎?別擔心,讓 ChatGPT 幫你找回創作的熱情,踏上寫作之路吧!從創作靈感到排版技巧,一步步教你重拾寫作的樂趣。

簡介:曾經的我們或許曾經是個勤奮的 blog 寫手,但是時間過去,忙碌的生活和無盡的資訊洪流使我們漸漸遺忘了寫 blog 的感覺。現在,隨著 ChatGPT 應用越來越普及,重拾創作的熱情變得更加容易。本文將帶領大家從創作靈感到排版技巧,一步步教你如何重拾寫作的樂趣。

一、重新尋找創作靈感

  • 回憶過去寫過的 blog 文章,看看是否可以將其擴展或更新。
  • 關注熱門話題,挖掘新鮮的創作靈感。
  • 多閱讀相關的 blog 文章和新聞報導,增加自己的知識面和思路。

二、開始寫作

  • 確定好自己的寫作主題和論點。
  • 開始寫作前,先將思路整理成大綱。
  • 不要被完美主義所困擾,寫出來再慢慢修改。

三、注意排版和格式

  • 使用有助於閱讀的排版和格式。
  • 使用有吸引力的標題和副標題,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文章內容。
  • 插入圖片和影片,豐富文章內容。

四、與讀者互動

  • 回覆讀者的留言和評論。
  • 分享自己的文章到社交媒體,增加曝光率。
  • 和其他 blog 寫手互相交流和分享創作經驗。

結語:寫 blog 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整理自己的思路和增加知識面,還可以讓我

………… 欸?怎麼只寫到這,下面就沒有了???? 真不吉利的感覺……。

嗯,總之經過了 covid-19 的篩選後,雖然是活了下來,但胖了一大圈,需要在解禁後去好好持續運動幾個月,身體變差很多啊!

2021年1月9日 星期六

2021 若有所思

天寒地凍若有所思。

其實明天是有報名國考的,但昨天因為實在太冷,已下定決定今天不去考試。

從而發想。

首先浮現的,仍是如夢魘般的投資大敗。
或許,這讓我重持謙遜,以之戳破並磨碎日漸膨脹的虛幻心態。

一開始的牌,愚者,就是為了這個而踩坑?

近日的天寒,或許也有其意義,例如,避免了今日的考試,能避免陷入某個深泥沼,或者單純躲開某個武漢肺炎的帶原者,

這麼想著的我又抽了牌:今天沒去考試會有什麼結果?

https://images.plurk.com/71qgxbpGSRhe5EikQSLnBx.jpg
 這也太直白……
換個問法:今天該去考試嗎?
https://images.plurk.com/2STtORaeSkuxZiP9npt9S5.jpg 有堅強的意志經得起艱難困苦的考驗明智的選擇下定了決心有決斷力???? 
喵的我又動搖了……
明知道結果,卻仍要去實行過程,真是討厭的事……除非,牌義裡又偷渡了什麼。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

對向車道的車一起轉入同車道時應讓左轉車先行喔!

剛剛看到個新聞是賓士車駕駛打貨車司機的,為了確定記憶沒錯,搜尋出交通法規,右轉車應讓左轉車先行,無誤。
http://motclaw.motc.gov.tw/Law_ShowSBasis.aspx?LawID=E0055093&soid=4701

第一百零二條 [函釋]
  汽車行駛至交岔路口,其行進、轉彎,應依下列規定:
  一、應遵守燈光號誌或交通指揮人員之指揮,遇有交通指揮人員指揮與
      燈光號誌並用時,以交通指揮人員之指揮為準。
  二、行至無號誌或號誌故障而無交通指揮人員指揮之交岔路口,支線道
      車應暫停讓幹線道車先行。未設標誌、標線或號誌劃分幹、支線道
      者,少線道車應暫停讓多線道先行;車道數相同時,轉彎車應暫停
      讓直行車先行;同為直行車或轉彎車者,左方車應暫停讓右方車先
      行。但在交通壅塞時,應於停止線前暫停與他方雙向車輛互為禮讓
      ,交互輪流行駛。
  三、由同向二車道進入一車道,應讓直行車道之車輛先行,無直行車道
      者,外車道之車輛應讓內車道之車輛先行。但在交通壅塞時,內、
      外側車道車輛應互為禮讓,逐車交互輪流行駛,並保持安全距離及
      間隔。
  四、右轉彎時,應距交岔路口三十公尺前顯示方向燈或手勢,換入外側
      車道、右轉車道或慢車道,駛至路口後再行右轉。但由慢車道右轉
      彎時應於距交岔路口三十至六十公尺處,換入慢車道。
  五、左轉彎時,應距交岔路口三十公尺前顯示方向燈或手勢,換入內側
      車道或左轉車道,行至交岔路口中心處左轉,並不得佔用來車道搶
      先左轉。
  六、設有劃分島劃分快慢車道之道路,在慢車道上行駛之車輛不得左轉
      ,在快車道行駛之車輛不得右轉彎。但另設有標誌、標線或號誌管
      制者,應依其指示行駛。
  七、轉彎車應讓直行車先行。
  八、對向行駛之左右轉車輛已轉彎須進入同一車道時,右轉彎車輛應讓
      左轉彎車輛先行,如進入二以上之車道者,右轉彎車輛應進入外側
      車道,左轉彎車輛應進入內側車道。
  九、行至無號誌之圓環路口時,應讓已進入圓環車道之車輛先行。
  十、行經多車道之圓環,應讓內側車道之車輛先行。
  十一、交岔路口因特殊需要另設有標誌、標線者,並應依其指示行車。
  十二、行至有號誌之交岔路口,遇紅燈應依車道連貫暫停,不得逕行插
        入車道間,致交通擁塞,妨礙其他車輛通行。
  十三、行至有號誌之交岔路口,遇有前行或轉彎之車道交通擁塞時,應
        在路口停止線前暫停,不得逕行駛入交岔路口內,致號誌轉換後
        ,仍未能通過妨礙其他車輛通行。
        前項第二款之車道數,以進入交岔路口之車道計算,含快車道、
        慢車道、左、右轉車道、車種專用車道、機車優先道及調撥車道
        。
        同向有二以上之車道者,左側車道為內側車道,右側車道為外側
        車道。

2018年7月5日 星期四

chris 的 網路小說閱讀環境

閱讀網路小說時,用 google chrome 裝上 Tampermonkey®  使用 小說閱讀腳本 是我近幾年最滿意的標準配置。
而在 iOS 和 Android 行動裝置上原本都是用追書神器,直到其官匪化後,只得改用 iOS 的小說大神了。
現在用 Android 系統的電子紙閱讀器看小說,裝的則是 閱讀 這個超級神器。
補充超專業書源網站如後:閱讀 app 源
閱讀專案頁面

小說書籤原本用的是 快眼看書,後來突然倒了,多了一堆分身,也不知哪個是真的……
而後找到了 BookLink.Me (邀請碼: 0f7ba608b67678f3916bba8a0adfc0db ),前幾天才開始嘗試建立「書單」,過陣子有精神的話,再把以前建的小說評分表格記下來的也搬過去好了。

安裝使用者腳本方式引用於下:
要啟用使用者腳本,您需要先安裝「使用者腳本管理器」。不同的瀏覽器所使用的腳本管理器也有所不同。

2018年4月17日 星期二

收驚閒聊

上週才注意到,高中朋友家門口有個收驚的招牌,於是聊聊問問,而証實了以前經驗的一些猜想。

雖然他們收驚已經傳了好幾代了,但,他們都沒有特殊體質……
主要就是透過儀式,把事主被驚走的魂魄招回來。
至於可能伴隨著的阿飄,他們是不理會的,或者說,只能透過米的形狀(?)來「看到對方」的樣子。
但他們倒是有些東西是能避免被靈去侵擾的啦。

不過,雖然看不出他們有靈修的痕跡,但是我朋友的氣場卻長的挺特別,註記一下。 😆

所以說本靈的性格就是這樣嘛……

最近載表妹去找一位催眠治療師作心理治療。
今天他們結束後,離開前閒聊了起來,說著說著聊到了「出靈」這回事。
其實我當年對自己那時的出靈並沒有什麼印象,只能引述拉我出去玩的朋友們的怨言:「拉出去後,第一時間開了結界,然後不動如山,就是待遠遠地看著,怎麼喊都不過去幫忙打架……」才講到這,表妹馬上大吼:「對!哥哥你小時候就都這樣!!!」
我整個囧……

雖然現在的我很嚮往路人模式,但今天的談話裡,也不得不體會到曬身份的好處,唉。

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隔壁的「加持」

隔壁床是信佛的吧,所以這次入住病房後就經常聽到他們的念經、加持行動。
原本不以為意,直到十幾分鐘前再一次聽到他們說讓弟弟幫他媽媽「加持」(後來問只是念阿彌陀佛),而後說用什麼媽祖的符水什麼的,於是。

靈壓。

對,我確定沒「打開」,仍然直接被壓迫到了……
出病房再回來確認了位置,面對其靜坐馬上被氣動;這算是搭順風車吧,吃地暖轟轟的哈。
而後一兩分鐘確定感覺不到那個存在後,過去和其家屬打了聲招呼,完。

2017年7月26日 星期三

把 pebble 2 改連接到 Android 後,app 都不對了

原本我是把 pebble 2 連結 iPhone 使用,直到昨天總算為了嘗試 Sleep as Android 而花了好一番功夫才成功連接 Android 裝置。
然而,不止 app 圖像都叉燒包了,還沒辦法安裝新 app ……

解決方式: https://forums.pebble.com/t/not-show-icons-on-pebble-app-android-app/29146/20

安裝 pocket capture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app.greyshirts.sslcapture
執行並接受他的憑證,play,開 pebble app (可能要先清一次 cache)